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陇头吟 明 · 于慎行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陇头流水别,凄响自堪惊。
月散东西影,风传远近声。
傍侵疏勒道,斜入隗嚣营。
呜咽归肠断,何时到渭城
诏答吴王黄初三年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
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谓可转是前迹以摇动江东
根未著地,摧折其支,虽未刳备五藏,使身首分离,其所降诛,亦足使虏部众凶惧。
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
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
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吴志·吴王传》二注引《魏书》载诏答。)
吴孙权黄初三年正月癸亥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隗嚣之毙,祸发枸邑;
子阳之禽,变起捍关。
将军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又报吴主孙权黄初三年九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君生于扰攘之际,本有纵横之志,降身奉国,以享兹祚。
自君策名已来,贡献盈路。
讨备之功,国朝仰成。
埋而掘之,古人之所耻。
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
廊庙之议,王者所不得专。
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
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
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遗尚书侍中践修前言,以定任子。
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
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外引隗嚣遣子不终,内喻窦融守忠而已。
世殊时异,人各有心。
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杖,故遂俯仰从群臣议。
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
即日下诏,敕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
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
此言之诚,有如大江(《吴志·吴主权纪》黄武元年
敕还师诏黄初四年三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
今征东诸军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
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
中军、征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合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
又为地道攻城,城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几上肉耳。
而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
昔周武伐殷,旋师孟津,汉祖隗嚣,还军高平,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
成汤解三面之纲,天下归仁。
今开江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
且休力役,罢省繇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谏东征疏黄初四年八月 曹魏 · 王朗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二
昔南越守善,婴齐入侍,遂为冢嗣,还君其国。
康居骄黠,情不副辞,都护奏议,以为宜遣侍子,以黜无礼。
吴濞之祸,萌于子入;
隗嚣之叛,亦不顾子。
往者闻权有遣子之言而未至,今六军戒严,臣恐舆人未畅圣旨,当谓国家愠于登之逋留,是以为之兴师。
设师行而登乃至,则为所动者至大,所致者至细,犹未足以为庆。
设其傲很,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臣愚以为宜敕别征诸将,各明奉禁令,以慎守所部。
外曜烈威,内广耕稼。
使泊然若山,澹然若渊。
势不可动,计不可测(《魏志·王朗传》)
报后主降书 曹魏 · 邓艾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四
王纲失道,群英并起,龙战虎争,终归真主,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
自古圣帝,爰逮汉魏,受命而王者,莫不在乎中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兴洪业,其不由此,未有不颠覆者也。
隗嚣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也。
圣上明哲,宰相忠贤,将比隆黄轩,侔功往代。
衔命来征,思闻嘉响,果烦来使,告以德音,此非人事,岂天启哉?
微子归周,实为上宾;
君子豹变,义存大易;
来辞谦冲,以礼舆榇。
皆前哲归命之典也。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自非通明智达,何以见王者之义乎(《蜀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
请魏帝亲征诸葛诞 曹魏 · 晋文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黥布叛逆,汉祖亲征;
隗嚣违戾,光武西伐。
烈祖明皇帝乘舆仍出: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
陛下宜暂临戎,使将士得凭天威。
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晋书·文帝纪》)
谏后主疏 蜀汉 · 谯周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
王莽之败,豪杰并起,跨州据郡,欲弄神器,于是贤才智士思望所归,未必以其势之广狭,惟其德之薄厚也。
是故于时更始、公孙述及诸有大众者多已广大,然莫不快情恣欲,怠于为善,游猎饮食,不恤民物。
世祖初入河北冯异等劝之曰:「当行人所不能为」。
遂务理冤狱,节俭饮食,动遵法度,故北州歌叹,声布四远。
于是邓禹南阳追之,吴汉、寇恂未识世祖,遥闻德行,遂以权计举渔阳上谷突骑迎于广阿
其馀望风慕德者邳彤、耿纯、刘植之徒,至于舆病赍棺,襁负而至者,不可胜数,故能以弱为强,屠王郎,吞铜马,折赤眉而成帝业也。
及在洛阳,尝欲小出,车驾已御,铫期谏曰:「天下未宁,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
即时还车。
及征隗嚣颍川盗起,世祖还洛阳,但遣寇恂往,曰:「颍川以陛下远征,故奸猾起叛,未知陛下还,恐不时降;
陛下自临,颍川贼必即降」。
遂至颍川,竟如言。
故非急务,欲小出不敢,至于急务,欲自安不为,故帝者之欲善也如此!
故《传》曰「百姓不徒附」,诚以德先之也。
今汉遭厄运,天下三分,雄哲之士思望之时也。
陛下天姿至孝,丧逾三年,言及陨涕,虽曾闵不过也。
敬贤任才,使之尽力,有逾成、康。
故国内和一,大小戮力,臣所不能陈。
然臣不胜大愿,愿复广人所不能者。
夫挽大重者,其用力苦不众,拔大艰者,其善术苦不广,且承事宗庙者,非徒求福祐,所以率民尊上也。
至于四时之祀,或有不临,池苑之观,或有仍出,臣之愚滞,私不自安。
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
愿省减乐官、后宫所增造,但奉修先帝所施,下为子孙节俭之教(《蜀志·谯周传》)
次韵王次卿喜刘元亢登第 宋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刘郎才思似春闲,文在阿房季孟间。
尽把胸中着云梦,还从笔底看波澜。
我无富贵询唐举,人说科名污次山
驰马行看归旧(小集作故)物,舞衣先喜慰亲颜。
元具茨二首(时具茨宁国宰,名勋字不伐具茨其号也) 其二 宋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名在金华季孟间,流传佳句落人寰。
异时文采今何在,扫地风流唤欲还。
剩馥见分虽有意,小巫自顾独何颜。
源明不恨生衰俗,尚喜人中识鲁山
临戎诏五月丁丑 曹魏 · 高贵乡公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一
诸葛诞造为凶乱,荡覆扬州
昔黥希逆叛,汉祖亲戎,隗嚣违戾,光武西伐,及烈祖明皇帝躬征吴、蜀,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
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宁冬夏(《魏志·高贵乡公纪》)
吴师鲁挽词 宋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少日词华豹一斑,暮年白发老青山。
谁知笔下三都赋,不及人间五两纶。
麟阁未输前日恨,鹿门长享百年安。
他时隐逸书佳传,名在宗元季孟(自注:唐隐士吴筠谥宗元先生。)
送徐词甫还惠州仍用方南圭诗韵兼寄怀鱼山庚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五
诗盟记在石楼阴,比似仙居怅望深(词甫由浙江仙居县罢归。)
野吏苔岑如宿梦,山卿季孟證初心。
湖分藤菜秋塍气,江合端溪旭款音。
读易了然岩寺悟,题名坡迹待重临东坡英德南山石汝砺,谈《易》,话罗浮之胜。予尝摹此,题于斋壁。昨墨卿来书,以罗浮、无拙题,欲仿此苏书寄题也。)
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宋 · 姚辟
春风(原校:一作暮)宛陵太守康乐
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
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栖托。
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
一日赆我游,大府辍高幕。
命车载酒醪,行人饬巾櫜。
蓝舆渡前溪,野饭即高阁(自注:寺名。)
笑著乌纱巾,行背青山郭。
嵇吕重契旧,皮陆索酬酢。
幽花弄紫翠,鸣琴唱宫角。
灵气浮融融,蒸风纷漠漠。
晚宿黄渡馆,泉声自伊洛。
溪童学流觞,盘花递清酌。
归火破昏街,拥衾闻夜柝。
诘朝振衣坐,缫车厌啼𪈴。
东壁有旧诗,三贤据安作(原作:驿有刘侍郎叶内相、葱县尉联句。)
笔迹既讹谬,尘版复皴皵。
伊人已黄泉,来者谁丹雘。
徐徐到山门,青苍洗昏膜。
两山擘大道,造化自橐籥。
绿蒂凌空飞,江云半天落。
二岩与四洞,灵仙旧淹泊。
丹凤今不归,双门失扃钥。
云髓凝为乳,石柱垂如铎。
峭壁断行路,薜萝阴附著。
秉烛寻龙潭,昏冥认头角。
欲窥心已惊,暂进足还却。
不探骊珠渊,安得长生药
又上齐云亭,诸山露崖崿。
或涌如波涛,或沸如鼎镬。
幡幢或飞动,塔庙或缨络。
盛如明堂朝,衣冠势纷错。
尊者不避卑,强者不凌弱。
严如武库兵,雪霜饰锋锷。
柔顺就赦宥,刚顽即侵掠。
或齐如季孟,或比如媒妁。
连如鱼缀钩,猛如兽相搏。
横如斗东西,勇如龙潜跃。
欲尽听眺心,疲羸厌芒屩。
野僧又语我,文脊倚寥廓。
我思鹿裘人,不惮路硗确。
左瞻右已迷,前登后皆邈。
攀高猿臂引,入险腰■(纟豆)缚。
辛勤到深幽,祠宫冷萧索。
金丹已无传,石室俨如昨。
咨嗟两台高,日月互盘礴。
石豹鸣阴崖,鹰龟露金壳。
天河泻云潭,千丈不见浊。
众指佛子堂,神灵重然诺。
我坐谢公亭,归舟阻溪涸。
爇萧阴祷祈,暮雨过山脚。
善济虽未通,神变已可愕。
蠢蠢尘中人,回首重惭怍。
屈曲归杜迁,复结三天约。
傍楫清溪行,万象皆洗濯。
石苔散青丝,玉笋解新箨。
路回滩流淙,洒面散雨雹。
鱼禽遂天性,浮沉随饮啄。
行行明镜中,两岸翠如幄。
停桡到妙显(自注:寺名。),洞府谁开拓。
我知巨灵斧,神妙止一削。
狻猊俨守卫,琼瑶出追琢。
幽兰香自知,褊茗甘可嚼。
老木卧深坞,不肯就工度。
苍石通元精,温润抱天璞。
古有智琰师,逍遥寄冥寞。
四兽虽吾降,一性奚所恶。
天子赐诏勤,香象与醍酪(自注:师能伏虎豹狼猿,而隋武帝遗使赐诸物供养,出寺记中。)
徘徊想遗风,愚迷仰真觉。
又疑无为人,其来非力学。
洞门有磨崖,唐贤盛镌凿。
姓名今尚存,苔藓已斑驳。
游者来无穷,居者日益数。
人事竟糠秕,尘缘易糟粕。
唯有稽亭峰,巍峨不销铄。
仁智乐山水,小大等拳勺。
养心即自然,玩物乃浮薄。
我今还海涯,身不挂缯缴。
世无丹青人,为我一图貌。
试作山中吟,高情寄鸾鹤(《永乐大典》卷三五二五)
罗浮 清末至民国 · 胡汉民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五百峰多不易分,亦如名岛掩其群。
老人俯仰今何世,玉女周旋半是云。
本体尚难知主客,后来犹欲證声闻。
抟沙攫土无非弄,且学玄卿季孟文。
东汉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三、《圣宋文选全集》卷一九
圣人之所以长有天下者无他,得其民心而已矣。
末世之所以失之者,丧其民心而已矣。
民心之所欲归,兵不可以驱而散;
其所欲去,利不可以诱而还也。
其事至近而所系至大,其说至易见而智亦时有所惑也。
西汉之亡也,其君非有苛毒加于民,特以柔闇而无决,承之以幼懦,主之以母后,聪明威令,不能过房闼之外,而天下之柄,奸臣得以盗而有,非汉之失民,非民之厌汉也。
及化为王氏,有王田之扰,有六筦之侵,师旅兴于前,旱蝗继于后,夷狄攻其外,寇盗攘其内,使天下之民溃裂四出而不知所从,遂以攻莽而亡之。
当是之时,民苦其乱而思向时之安,以为能安天下者,刘氏而已耳。
圣公起于荆,盆子起于海曲,王郎起于赵,刘永起于睢阳,伯升起于,皆唱之于刘氏,奋梃以为器,揭衣以为旗,徒步振呼,而郡国之众云集雾聚,莫不为之用,虽有隗嚣、公孙述、张步之徒,相与驰逐奋取,卒所以得之者,刘氏也。
及天下定于东汉,而百姓果得其所欲。
光武之圣,显肃之明,其治皆杂于儒雅,而隆师重道,修举礼乐,以率其民,民之与行为义者,几多于三代。
殇、安之后,女主权臣,常握祸福之柄,民之所以未入于涂炭者,行义之臣奋不顾死,力争于朝,以折嬖邪之锋也。
及桓、灵继统,宦官之势愈烜赫于天下矣,而贤者终不为之少屈。
彼贤者之盛于下,知其必能再起刘氏之治而不利己,诛其一人,则死者一人而已,未足以痛杜其后而为忠信之戒也,乃目之以钩党,诛杀禁锢天下之贤人处士殆尽,其祸盖不减于秦。
又以宦官子弟为民之牧宰,侵掠残困,民焦然不知为生之乐,莫不挼掌捩腕,疾视其上,欲汉之亡者,盖十九矣。
黄巾一起,同日而应者三十六万。
何盗之多耶?
民以谓汉德不若黄巾之可从也。
及汉之已亡,所谓袁绍、袁术者,以庸庸之材,几有天下之半,人归之者襁负而相属。
彼一袁为可归耶?
诚以袁氏继世为汉三公,其所出力而排祸难者,德有多于刘氏,如此而已。
以此知刘氏之见绝于天下也。
孔明承之,又欲以区区之蜀为光武之举,信大义而复之于汉,其名虽顺,而四方莫应,岂非民心去汉而然哉?
勤苦艰难,终不能以亟定。
是非昭烈、孔明之罪,桓、灵之恶怨于民心之深也。
其如霸蜀之业,则孔明之才力致之,与魏、吴他姓之兴者盖等耳,非有思汉之助也。
西汉亡而复之之易,东汉亡而复之之难,民心之去就,可不畏欤?
《书》曰:「民可近不可下」。
故王者之祸,莫大于失民心。
或曰:汉之兴亡,天也,非人事也。
是乌足以知治乱?
芝山买得宋人阙名墨迹九行是苏后湖诗札后第一跋为人割剩者次后湖诗韵题之二首 其一 己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马曹对饮有馀风,仲叔澹台一笑同。
负笈罗浮季孟在,不知何以答坡公
鹧鸪天 其四 沈彦述生日 宋 · 周紫芝
 押词韵第七部
名在休文季孟间。
一时风味更萧然。
琼林不逐春风老,安用丹砂巧驻颜。

春入户,酒吹澜。
小桃枝上锦阑斑。
明年欲与君为寿,无路相从入道山
魏氏春秋评 其二十六 公孙渊兄晃为质于魏先陈其变及高柔请赦晃明帝就狱杀之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三
闻五帝无诰誓之文,三王无盟祝之事,然则盟誓之言,始自三季,质任之任,起于周微。
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
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且夫要功之伦,陵肆之类,莫不背情任计,昧利忘亲,纵怀慈孝之爱,或虑倾身之祸。
是以周、郑交恶,汉高请羹,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
安在其因质委诚,取任永固哉?
世主若能远览先王闲邪之至道,近鉴狡肆徇利之凶心,胜之以解网之仁,致之以来苏之惠,耀之以雷霆之威,润之以时雨之施,则不恭可敛衽于一朝,炰哮可屈膝于象魏矣。
何必拘厥亲以求其情,逼所爱以制其命乎?
苟不能然,而仗夫计术,笼之以权数,检之以一切,虽览一室而庶征于四海,法生鄙局,冀或半之暂益。
自不得不有不忍之刑,以遂孥戮之罚,亦犹渎盟由乎一人,而云俾坠其师,无克遗育之言耳。
岂得复引四罪不及之典,司马牛获宥之义乎?
假令任者皆不保其父兄,辄有二三之言,曲哀其意而悉活之,则长人子危亲自存之悖。
子弟虽质,必无刑戮之忧,父兄虽逆,终无剿绝之虑。
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
古者杀人之中,又有仁焉。
刑之于狱,未为失也(《魏志·高柔传》注)